一、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常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但通常均在2 —7 天內會康復。臨床上所謂的感冒、喉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以及無法區分之急性呼吸道疾患均有可能為感染流感病毒所引起。而估計每年流行時,約有10%受感染者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伴隨呼吸道症狀而來。
二、考量國內正值流感流行期且開學在即,有鑑於學生及幼兒為流感病毒高傳播風險族群,且學校因活動空間較為擁擠,易造成疾病的傳播,請貴校落實流感防治感染管制措施,以降低流感群聚事件發生。
三、為有效預防並降低校園傳播風險,請貴校依衛生福利部訂定「學校/幼兒園/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流感群聚防治指引」、季節性流感防治工作手冊及本市各級學校校園疑似傳染病通報及相關防治作業辦理防疫工作,並於知悉後48小時內完成「校園傳染病通報」:
(一)落實「生病不上課、不上班」原則:請感染流感者佩戴口罩,指導其適當休息、補充水分及依醫師指示接受治療,並建議在家休息5日;並配合佩戴口罩直至相關症狀 (咳嗽、肌肉酸痛、流鼻水、喉嚨痛)解除滿24小時為止。
(二)強化教職員工生及家長衛教宣導:
1、建立良好衛生習慣:養成勤洗手、注意手部與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等習慣,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 氣不流通之公共場所,如有呼吸道症狀時佩戴口罩; 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 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
2、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適度運動、充分睡眠及均衡飲食。
3、注意危險徵兆,儘速就醫:宣導感染流感者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變藍)、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高燒持續 72小時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
4、鼓勵接種流感疫苗,並提醒師生如前往傳染病流行地區旅遊、學術交流,可評估需求或依「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建議,採取接種疫苗等措施 。
(三)提供適當設備與支持環境:提供充足且適當之洗手設備與用品,保持教室清潔與通風,維持寬敞空間;另定期實施環境清潔消毒工作,並視需要增加辦理。
(四)落實疫情監測及通報:隨時關心與注意學生健康與請假情況,如學生出現異常請假狀況,應聯繫家長了解原 因;如出現疑似群聚感染事件,除聯繫轄區健康服務中心外,進行校園傳染病通報及校安通報,並配合地方衛生單位執行疫情調查等。
|